環顧身旁同齡的媽咪、爸比都已經逐步邁向少子化,相對於我們父母親的時代,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資源、期待都愈多,很多父母讓孩子從小參加舞蹈班音樂班,或者進雙語幼稚園,無非是希望孩子能懂多一點未來更有競爭力。

聰明寶寶養成班:

一、飲食要夠營養

DHA的最佳來源—母乳

一直以來我們所獲得的資訊~baby最佳營養來源是用母來哺育寶寶是最好的,因為母乳中的DHA能讓寶寶最容易且完整的吸收利用,還有一些抗體是配方奶無法比擬的;據研究,東方人母乳中的AA和DHA含量比西方人多一倍,而且喝母奶的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種種的好處,真的值得忙碌的上班族媽咪花的心思思索的。

飲食要重質不重量

根據衛生署與董事基金會合作的調查,發現現在的孩子都太過營養,走在路上一眼就可以望見不少的小胖子,其實這是跟我們飲食的改變息息相關,過去飲食比較粗糙但是富含一些纖維素,現在則是太精緻和充斥各式各樣的垃圾食品如高糖高油的高熱量空卡食品,這些在在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研究發現,不喜歡營養性食品(如:蔬果類、奶蛋魚豆類…等),或喜歡高糖高油的高熱量空卡食品(如:油炸食品、速食麵、甜點、飲料、冰品、糖果零食等)的孩子,成績明顯較差;而若同時具備這兩項偏差的孩子,其學習能力不良的現象最為顯著。

因此,要從寶寶能吃副食品開始就要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一般約4至6個月之後可補充副食品,建議從米粉、麥粉、果汁、果泥開始,然後再到魚、肉等蛋白質類食品,至於易致敏的柑橘類水果、堅果類、蛋白,則一歲之後再給予。魚類可提供DHA,對寶寶腦部的發育很有幫助,但切記量要少並且要磨碎才可以讓寶寶吃。果汁則應以新鮮水果現做,並加水稀釋,以免攝取過多糖分而容易蛀牙或引起食慾不良。

二、刺激、互動不可少

1-3個月的嬰兒相當依賴觸、聽、嗅等感覺,這時期媽咪應多撫摸寶寶,讓他感受肌膚之親的安慰與安全感,這樣不但可以安撫寶寶情續,更可刺激腦力發展。有研究指出,較早具表達力的孩子較聰明,如果你希望寶寶擁有high IQ,就請從小就多以說話、擁抱來和寶寶互動,建立孩子的語言發展基礎。


三、遊戲不怕多

對幼兒來說,遊戲就是學習,玩得越多,就學得越多。寶寶大約到5-6個月時會開始嘗試伸手抓東西,此時要提供他可以刺激動作發展的遊戲機會。

舉例來說,給寶寶方形的積木跟圓形的小球,當寶寶自己亂堆、反覆把玩之後,寶寶會學到:方形積木可以堆高,而球則不行,球會滾,方塊積木卻難以順利滾動;給寶寶一個鏤空的球,跟幾個大小不一的物件,寶寶會學到:要把物件塞入球鏤空的洞裡,必須選擇形狀、大小相符且合適的,否則怎麼也塞不進去。

四、居家環境要通風、適合寶寶活動

腦部發育時需要充足的氧氣,因此寶寶房間、居家環境是否通風非常重要。許多老一輩的人認為孩子稚嫩、抵抗力弱,不能吹到風,把門窗關得密不通風,這樣不但會讓家中的氧氣不足、廢棄無法排出,還會讓病菌滯留家中!

另外,寶寶大約八個月開始會學習爬行,根據研究,爬行時對腦部的刺激也很重要,因此媽咪可別因為安全問題而阻止寶寶爬行,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如讓寶寶穿上護膝、止滑襪或止滑軟鞋,並於家中的樓梯、窗戶、床邊、門口等處加裝安全護欄,另外還要在大人的視線範圍內,就可以讓寶寶盡情去爬了!

資料來源,轉載 http://blog.yam.com/iria0304/trackback/436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寶貝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